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恐双日”。🏳️🌈
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册中删除,实现了同性恋去病理化,认可同性恋也是人类正常的性取向,这是LGBTQ群体争取平等权利的重要节点和成果。5月17日也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LGBTQ权利纪念日,借此呼吁世人关注LGBTQ群体所经受的肉体与精神迫害、以及因性别认同、性倾向所经历的种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安妮·海瑟薇曾在一次获奖发言时说:“有人说我很勇敢,因为我公开支持同志婚姻、同志领养等同志权益。但恕我冒昧,我必须谦逊地拒绝。我不是勇敢,我只是要当个像样的人类。爱,是一种人情体验,而非政治口号。”
共情和理解,是平等与尊重的前提,而故事或许是最好的方式。本期编辑部片单,我们推荐了一些关于LGBTQ群体的影视作品。这些故事令我们动容,理解到Ta们的痛,也看见了相通的爱。
不用特别去加“同性”的限定词,它讲述了两位女性关于家庭、自身成长、情欲的探索。但凡有过暗恋经历的人,都能在这部片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借由孩子的视角与影片中与涂鸦插画结合的镜头手法,通过一种温和细腻的叙事方式讨论了一项深刻话题:当同志向社会规则低头,由此衍生出的“同妻”悲剧。
爸爸宋正远因自身的社会身份加之有一位传统的母亲,即使有深爱的男友但最终只能低头,选择结婚生子的道路,直到确诊癌症后才放下束缚,用最后的时光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之中;妈妈刘三莲则扮演着传统思想下的妻子与母亲形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系家庭关系与保护抚养自己的儿子,即使早已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却仍然选择视而不见;而爸爸的情人高裕杰则是敢爱敢恨,为了爱可以拼尽全力的形象……
爱情、家庭、金钱、道德几则深刻话题的讨论都被涵盖在了这部充满戏剧感但并不坚硬冷峻的故事之中,或许,最重要的反而却是影片的名字中提及的那个字眼,那就是“爱”。
导演: 格温妮丝·霍德-佩顿 / 蒂娜·马布里 / 詹妮特·莫克80年代的纽约下城区,变装舞会文化在悄悄萌芽。夜幕升起,一场轰炸听觉和视觉的争奇斗艳正在发生。在这里,性别,种族,身材都不能定义你是谁,而自信,才华,和审美才是在比赛中制胜的宝典。华丽的场景背后,也能看见褪去华服的小人物的个体挣扎和生命经验。这部剧的议题可以很大,我或许只窥见了很小的一部分,就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头抬高,背挺直,大步向前。So b*tch, do what you do, and…strike a POSE!两位在普吉岛成长的少年德和欧儿是童年好友,但因为一次关于梦想的争吵,友谊决裂。直至高三的时候在中文补习班重逢,从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到慢慢解开了儿时的矛盾,然后一步步变得亲密。两位少年的爱时而雀跃时而失落,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肯定时而怀疑,他们经历成长与蜕变,冲破无助与迷茫,一层层探索内心最深的情感和渴望。值得一说的是,除了剧情的细腻,整部剧的画面、场景、配色都好看到一绝。另外,第二部将于5月27号上线,主要讲述两位少年大(zai)学(yi)期(qi)间(hou)的故事。就如片名一样,看这部电影时就仿佛一直在看一幅会行走的油画,每一帧都美得无与伦比,细致地勾勒出了主角之间暗潮涌动的情愫,在一笔一画、眉眼话语之间。即使是在时空和空间的双重桎梏下,亦不差一丝一毫。还有篝火中的阿卡贝拉、人群中的对望、迟来的吻、幽蓝色的裙摆在暗夜中静静燃烧、性情可爱的女仆、没有剃腋毛的身体,被一切精准的设计打击。这部电影同时是一种女性话语下的创作观,试图构建一个剔除男性目光和话语的女性乌托邦,将注视的权力归还给女性,也让创作回归真实与自由。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意大利,一个无忧无虑的夏天,短短六周的时间里,意大利男孩 Elio 和父亲的研究助理,美国人 Oliver 相遇、相知、相爱,然后分别。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 Elio 和 Oliver 之间的相互试探,彼此契合,以及“不确定未来会怎样,也义无反顾地互通心意,爱在当下”,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夏天,自己的一段经历。影片的最后 Elio 流下眼泪,“oh to see without my eyes”响起时,我也泣不成声。“终身厮守”的爱情故事固然难得,可是那些无法释怀的遗憾也可以是浪漫的,刻骨铭心的短暂也可以成为永恒。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让我再次看见,“爱”是如何无差别的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间,“爱的经验”是如何让人产生共鸣,彼此理解,彼此互通,这一切都无关性别。
在这个需要看见和反思性少数群体所遭受的歧视、暴力等伤痛的日子里,我想通过这部没那么沉重的电影重申的是:LOVE IS LOVE. 无论如何,去感受吧,去爱吧。
青春期几乎是所有人在探索自己荷尔蒙和身份认同的时期,阿黛尔在街头遇见那个蓝色头发女孩艾玛的那一瞬,便开始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太容易,需要直面自己的困惑、家人的期望、同学的鄙夷和辱骂种种,真实却也挣扎。电影中实际也在呈现关于亲密关系的讨论,初恋的小鹿乱撞、性的快感、平淡与背叛、失去的痛,还有像“阶层、价值观、成长背景不同的爱人终究能不能在一起?”的议题探讨,这般历程的表达像是在刻画一个完整的圆,无关性别,只关于爱。
看这部电影时,总让我想起香港话剧导演林奕华在《梁祝的继承者们》中写下的一句台词:“让人不能在一起的是性格,不是性别。”太真实了,以致于看完片子之后让我哭了好久好久,并且能永远记得那一抹温暖的“蓝”。
和所有台湾青春片一样,《蓝色大门》呈现了一段纯洁如水的爱情故事。它适合所有正值青春的人观看。剧中的女主发现自己似乎喜欢女生后,在沙滩上反复写下“我是女生,我爱男生”。关于性向的迷惑,大概也是成长路上,一个很小却不能缺失的侧影。这是一部纪录片,展现了李二毛17年的人生。二毛起初在酒吧反串演员,后来开始打激素、做整容手术,渴望变成真正的女人,但一直未能如愿。后来迫于种种压力,二毛又变回男性,却在手术前发现自己感染艾滋,最终在困苦中孤独地死去。这是一个边缘者的故事,也是底层跨性别者所面对的残酷的真实。在 LGBTQ 社群中,跨性别群体往往面临着更特殊的困境,ta们更难在外表上“假装正常”,在性别表达上有更多挣扎,更难被社会看见和接受。影片中也处处体现这点,二毛回老家时,因为“不男不女”被举报、被警察抓走,在家乡却无家可归。种种困境之中,二毛坚韧的生命力令人震撼。她敢爱敢恨,敢浪漫敢梦想,也曾在舞台上纵情欢歌热舞。提到跨性别,大众最容易想到金星,但跨性别群体的大多数人都和金星的处境大相径庭。二毛也幻想过成为下一个金星,上更大的舞台表演、要出唱片。可最后二毛还是二毛。她曾短暂的绽放,却又黯淡地陨落。如此令人惊艳,又如此令人心碎。这部影片是一场青春期男女生自我认知的探索,包含着导演伍思薇对“爱”的细腻体察。故事开始于橄榄球队的 Paul 请以代写论文赚钱的亚裔学生 Ellie 帮忙写情书给校花 Aster,而 Aster 对于 Ellie 来说也是特殊的存在。代写情书的情节看似俗套,但影片所讨论命题的丰富性、三个主角可爱又立体的人设和女性视角的情感传递使它不止于此。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女主假借 Paul 的身份与 Aster 相约在墙上轮流作画,她们从一笔开始,每次画完的同时在墙上留言对话,激励想当艺术家却退缩的 Aster画出“最大胆的一笔”,这种对话中柏拉图式的情愫不断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大胆”被反复提起,也塑造了 Ellie 最终建立的自己对爱的定义——“爱混乱又复杂,还要足够大胆”。Paul 作为男性在拉拉电影中的角色也不再是绊脚石,而是在其中自我成长的个体。开放式结局下,三人感情的未来是未知,但他们都朝着宗教规则、种族差异和“正确之爱”的反方向迈了更“大胆”的一步。影片将视角转向老年同志这一少有人关注的群体。在时代的结构性束缚下,老年同志群体年轻时在家庭、宗教、社会道德观念中的挣扎直到老年依然无法结束。影片中年轻议员希望为老年同志在立法会争取建立“同志养老院”,因曾经公开发言被邻居议论而决定不再站出来的爷爷在影片最后还是在立法会勇敢说出自己面对的歧视。《叔·叔》提醒了我这类群体的存在,而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最后。
我们想把安妮·海瑟薇的那一段发言在今天完整地送给你们、我们、TA们。
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